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3

173.除了其它事外

173.除了其它事外,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他们的来访者,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在来世,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就分成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当他们被告知,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他们回答说,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就会逃跑,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属天的奥秘 #6188

6188.“于是以色

6188.“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下拜”表他转向内层属世层的事物。这从“下拜”和“床”的含义清楚可知:“下拜”在此是指使自己转向;“床”是指属世层,如下文所述。因此,“床头”是指属世层里面更高的事物,也就是内层事物或更内在的事物;因为当在圣言中被提及时,“床”表示更内在的事物或内层事物;这是相对于外层或更外在的身体而言的。说他转向内层属世层的事物,意思是,照前面的阐述和解释(6183节),属世真理,即“雅各”要被提升到属灵良善,即“以色列”那里。
  “床”之所以表示属世层,是因为属世层在理性层之下,作为一种床而服务于它。因为理性层可以说就躺卧在属世层上面;由于属世层如此在下面铺开,故它被称为“床”,如阿摩司书:
  牧人怎样从狮子口中抢救出腿或一角耳朵,住撒玛利亚的以色列人躺卧在床角上,或在榻边上,他们得救也不过如此。(阿摩司书3:12)
  “在床角”表示在属世层的最低部分里面;“在榻边”表示在感官意识里面。因为“以色列人”代表主的属灵国度,他们的首都是撒玛利亚。论及该国度,如此处论及父亲以色列,之所以说它“在床头上”,是因为“父亲以色列”所代表的属灵良善就是“床头”。但当人们从那良善转向属于属世层最低部分的事物,以及属于感官意识的事物时,可以说他们“在床角”、“在榻边”。
  同一先知书说到:
  那些躺卧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的;他们却不为约瑟的破败忧伤。(阿摩司书6:4, 6)
  “象牙床”表示高傲自大的人所追求的属世层最低部分的乐趣;“不为约瑟的破败忧伤”是指根本不关心来自内在的良善已经消散,化为乌有。诗篇:
  我若进我家的帐幕,我若上我的床榻。(诗篇132:3)
  “我家的帐幕”表示爱的圣洁(414, 1102, 2145, 2152, 3312, 4128, 4391, 4599节);“上床榻”表示上到属世层,上到源于爱之良善的真理那里。谁都能看出,“进我家的帐幕”和“上床榻”是一句预言,若不藉着内义,没有人能明白这预言。
关于流注,以及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续)
  

属天的奥秘 #10730

10730.“第七日

10730.“第七日你们要守为圣,要归耶和华为休息的安息日”表一个人重生的第二个状态,这时他与主结合;在至高意义上表主之人身与神性本身的合一。这从“安息日”的代表清楚可知。“安息日”是指一个人重生的第二个状态,这时他处于良善,因此被主引导(参看8510, 8890, 8893, 9274节);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人身与神性本身在主里面的合一(8495, 10367, 10374节)。当主在世界上时,祂首先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真理;但当离开这个世界时,祂通过与自己里面的神性本身的合一而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良善。就至高意义而言,这一点由“安息日”来代表,故它被称为“要归耶和华为休息的安息日”。主以同样的方式向一个正在被祂重生的人做这些事。祂首先用真理充满他,之后通过真理将他与良善结合,从而与祂自己结合。这就是“安息日”在相对意义上所代表的;因为一个人的重生就是主荣耀的一个形像;也就是说,主怎样荣耀祂的人身,就怎样使一个人重生。
  严格来说,“安息日”表示休息与平安,因为当主将祂的人身与神性本身合一时,祂就拥有了平安。这时争战就止息了,天堂和地狱里的一切事物都被恢复秩序;因此,不仅祂自己拥有平安,连天上的天使和地上的世人也有平安和拯救。
  由于此处所论述的这两个过程是教会的其它一切事物所依赖的包罗万象的共性真理,所以此处只阐述了守安息日为圣,安息日表示这两个过程。因为最包罗万象的共性真理就是,主将祂的人身与神性本身合一,人由此拥有平安和拯救。这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共性真理:人必须与主结合,好叫他能拥有平安和拯救,这种结合通过重生实现。这也是为何以色列民族当中的安息日是与耶和华立约,也就是与主结合的主要代表和主要标志(参看10357, 10372节);“约”表示结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